生物科学教研室教学常规管理展示 |
发布人:教学节 发布时间:2022-10-16 浏览次数:54 |
1 活动目标 围绕一流本科人才培育行动计划,坚持“以本为本”、推进“四个回归”,进一步加强生物科学专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学,更好地发挥生物科学教研室落实立德树人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,培养卓越生物教师。 2 指导思想和原则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,落实落实《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》(教高【2019】6号)文件精神,立足于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办学特色和学生培养需要,开展教学常规化管理工作。 3 教学规范管理 组长:刘世旺、肖云丽 成员:朱华国、占剑峰、李世升、于晶、王书珍、傅悦 秘书:董俊 4 组织安排 (1)以学生为中心,聆听学生的发展需求 开学初,在系列入学教育结束后,通过研讨会、师生见面会、走入宿舍等活动与学生代表进行近距离交流,倾听学生对人才培养方案、毕业要求、课程设置、教师教学等的认识和想法,了解学生的诉求,主动作为,及时调整和安排教学环节,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卓越教师保驾护航。通过系列活动,学生对学院及未来学习、生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,更加坚定了未来的学习目标。 (2)第一课堂,重点培养 坚持“以本为本”、推进“四个回归。组织教师修订教学大纲修并确保课程内容与时俱进,并准备教学档案资料。 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,组织教研室老师们听课、评课活动,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制度,引领教学秩序,提高教学水平,积极相互学习、取长补短、共同提高。 (3)第二课堂,“TS”双能力加强培养 乡村教育振兴,教师是关键。根据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》《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》等相关文件精神,顺应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时代感召,坚持立德树人,推进“三全育人”,落实 “全环境育人新格局”要求,教学团队在已有的教学成果基础上,继续探索和实践,培养“下得去、留得住、干得好”、具备科普员、技术员素质的乡村中学生物教师具备科普员、技术员素质的乡村中学生物教师。 依托黄冈基础教育和大别山特色生物资源,以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为引领,围绕培养模式、课程体系、教学形态、实践体系、教师队伍、实践平台、评价机制等关键要素,不断更新培养理念,设置两类课程体系、构建两类实践体系、打造两支指导队伍、搭建两类实践平台、探索教学新形态、建立 OBE 教学评价改进机制,深度融合教师教育教学(T)和学科创新创业(S),全环境育人,形成“TS 双能力”乡村中学生物教师的“双融合”培养体系,传承红色基因、厚植乡土情怀,为地方院校师范生特色培养提供“黄师样板”为地方院校师范生特色培养提供“黄师样板”。 |